“不粘鍋涂料事件”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近期,國內對不粘鍋涂料的關注再次升溫。首先是國家有關部門對不粘鍋產品進行了抽查,均確認沒有致癌物PFOA殘留。接著,有關部門又就所謂“不粘鍋使用不能超過250℃的說法”進行了解釋,指出這個溫度只是一個檢驗標準而不是使用標準,并再次確認了不粘鍋涂料的安全性。繼我國2002年頒布有關室內裝飾裝修材料的新國標后,今年的“不粘鍋涂料事件”再次使“涂料與人體健康安全的關系”這一話題成為了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
這次“不粘鍋涂料事件”使我們聯(lián)想到了近年來在美國鬧得沸沸揚揚的“含鉛涂料訴訟案”。盡管美國有關涂料協(xié)會早在1939年就已警告涂料生產商,一些原材料可能存在對人體的危害,但以宣威、杜邦、NL工業(yè)、BP、Valspar、氰特、ICI、Millennium等為主的一些大型涂料公司和顏料生產商涉嫌在明知鉛有毒的情況下,仍在美國市場上銷售鉛含量超標的涂料和顏料,并一直到1978年美國明確禁止生產和銷售含鉛涂料后才停止這種行為。據(jù)美國政府估計,1978年前建造的房屋所用涂料中80%都含鉛,兒童誤食涂料碎片或吸入因房屋裝修而彌散到空氣中的涂料粉塵都會受到鉛污染,而鉛有害于兒童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影響智力發(fā)育。在此案中,僅羅德島州就有3.5萬名兒童被懷疑遭受了鉛污染。雖然美國一些地方政府和民間組織還在與這些涂料、顏料企業(yè)打著曠日持久的官司,但無論官司的結果如何,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受害的兒童將痛苦終身。這個案件提醒我們涂料界,作為人類社會的組成部分,我們以及我們的產品必須要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中國涂料在線編輯)
有專家曾指出,社會責任這個詞意味著健康、安全和環(huán)境。科技的發(fā)展帶動了涂料新品的不斷問世,涂料在人類日常生活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人們有理由對其安全性投入更多的關注。對涂料人而言,在提供具有豐富多彩功能的涂料的同時,努力減少產品對人類健康帶來的危害也是我們必須履行的社會責任,體現(xiàn)到一句現(xiàn)在流行的詞語,就是“涂料關懷”。我們看到,一方面一些法律法規(guī)正在督促涂料產品向更環(huán)保的方向發(fā)展,如美國針對多種涂料生產工藝頒布的國家空氣污染危害物排放標準(NESHAP)、歐洲即將實施的涉及裝飾涂料和汽車修補涂料等產品的EU法案等。另一方面,全球涂料界正在主動向這一目標不斷努力,其中涂料的水性化發(fā)展將對實現(xiàn)這一目標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